上校他体力太好(哪位军事通说说)

1. 上校他体力太好,哪位军事通说说?

许多军事爱好者喜欢从中印双方在边境一线的山地部队、飞机坦克数来比较,说明实力差距。但从此次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却暴露了印度的高原作战能力徒有其表。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在这次冲突中,印度的医疗救护能力极差。6月15日晚,印度军队擅自越境阻挠我军工地施工,结果遭到我军迎头痛击,当场死亡3人,包括一名上校,后续印度军方又宣布有17名士兵因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影响,抢救无效死亡。相比之下,我军的显然伤亡较少,为何双方伤亡数字存在差距呢?主要还是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能力的关系。

在高原环境下气压较低,外力击打非常容易造成脑疝,严重的话足以致死。2017年中印洞朗危机之后,我军为西藏一线的边防哨所铺设了新道路,尤其是给边防哨所设置了吸氧装置用于保障。官兵日常可以吸氧缓解一下疲劳,急救时还有便携式高压氧舱和高压氧舱治疗室。从网上价格来看,微压氧舱的价格在数万到十几万之间,医用高压氧舱应该是在十几万到数10万之间,体现了我军对人民子弟兵的关怀。

从这次冲突来看,显然,印度没有考虑给他们的低种姓士兵配备这样好的医疗装备,加之印军喜欢搞前进政策,哨所推进了,补给就不一定同步,各方面环境远比我军要差,所以他们主动越境挑衅,留下一大片人受伤之后无法自行返回哨所的伤员呢,就只能留在原地等死。

从高原作战准备来看,印度也是远落后于我军的。最近我军在高原上部署了15式轻型坦克,这是一款专门针对高原环境设计的坦克,平原地带可以达到1500马力,为高原地带机动留下充足的适应空间。

而印度在2017年洞朗事件以后啊,也在高原上部署了T72M坦克团,不过T72系列的坦克并不是针对高原环境设计的,以至于它在高原行驶,发动机疯狂喷烟,车速却依然慢如牛爬,如果让这些坦克长期驻守在这个高压环境,将极大地影响发动机和系统的寿命,甚至可能在半年之内就会因为关键零部件磨损严重而寿终正寝。以印度武器万国造的传统,印度为啥不买能够在高原部署的坦克呢?

答案是没得卖~世界军事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国内最高峰不过5000米,不需要专门的高原坦克,而喜马拉雅地区平均海拔动不动就5000米以上,印度拿什么来快速机动呢?

顺便介绍一下15式轻型坦克。它配备的是四冲程的柴油机,根据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就是空气和柴油混合燃烧做功的一个机器,而在高原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就会比较低了,而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之内吸入的空气量和柴油量和平原还是一样的,柴油却没有足够的氧气来燃烧,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出大量的烟来,同时让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也会急剧降低,甚至降低到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想要保持马力就必须借助增压装置,使得气缸内的压力达到接近平原的环境。

由于坦克发动机的负荷很大,比如印度自己的阿琼坦克,它的发动机在平原地区也要依靠涡轮增压,将那个豹1坦克的800马力的发动机强行提高到1200马力,如果放在高原上那基本就趴窝了。我军的15式坦克就是为了高原作战精心设计的专业型坦克,据说在高原上,它比轻巧的多的越野车跑的还要快,这就使得我军的装甲部队具备了能够进行穿插作战能力。

不仅如此,基于我国独立自主强大的军工工业,我军目前现役的各种车辆进行相应的调整后都具备较强的高原行驶性能,比如我国新疆军区装甲部队装备的96B坦克就是一种能够在96A坦克的基础上改装动力系统,提高高原试验性能的坦克,它在俄罗斯阿拉比诺赛场上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机动性能,远不是印度当时参赛的T90S能相提并论的。

由于我军实现机械化,所有的步兵都可以乘车作战,从原来的铁脚板变成了橡胶轮子和钢铁履带,印军还是只有双脚以及骡子,以及开不动的汽车,这就是我军整个作战节奏压制印军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高原射表方面,印军也是远远落后的。火炮、炸弹、火箭弹发射出去以后都会按照抛物线运动,由于空气阻力、重力,弹药飞行速度衰减导致了其飞行路线不是一个标准的抛物线,因此需要实际试射来确定不同距离弹药落地,形成修正射表。由于空气密度下降,高寒环境与平原大不相同,需要进行大量的重新试射来制定新的射表。

以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为例,印巴双方在海拔5000米以上交战,双方使用的各种炸弹火箭大炮都失去了准头,各种弹药满天飞,就是打不中,以至于印度拔除一个碉堡都要是靠幻影2000的激光制导炸弹。那么有朋友就会问,印度可以赶紧补射修正高原射表呀~不好意思,由于印度的武器弹药都是进口的,别说试射,就是战争储备都不一定够,以至于到今天的印军也没有为他们的各种武器打出一个完整的高原射表,所以印军开炮基本靠感觉和经验。

而我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为各种现役武器制定高级射表了,所有新入役武器都需要在高原这些事件被打出一个完整的射表,甚至2010年以后我国空军还专门对缺乏高原射表的一些俄制进口弹药进行了试射。

所以印军到底哪来的自信搞我们呢?按照前几天哈佛大学的说法,印度的山地师都经过登山训练,玩人海战术,就是“十万头猪,也不可能在三天内一网打尽”。额对于这种说法,我觉得他们不妨学习一下解放战争中我军的战例,再考虑一下现代战争条件下,堆人还有用么?

上校他体力太好(哪位军事通说说)

2. 医院的主任和教授有什么区别?

医生的评定往往比较特殊,有的时候分为临床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体系,只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或与医科大学有教学合作关系的医院才拥有评定教授的资格。一般医院,不涉及教学职称的区别

如果不是某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那么医生晋级通常有4个阶段,那就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一般每间隔5年有资格参与考试,参与评定。

而当晋级到副主任或者是主任医师的时候,也仅仅是业务上的职称,并不代表着在科室的行政职称,这是很多患者容易搞混的地方。所以有的时候患者很困惑,在科室护士称呼某一些大夫都是某某主任、某某主任,就以为是科里有很多的主任,其实往往科里的大主任只有一个。怎么区别很简单,在科里可以看到科室建设的介绍,有科室主任那一栏。

涉及教学医院的职称评定

而在某些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职称评定就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和更加难一些,因为毕竟要评定为教授是很难的。在教学医院普通的临床体系的晋级职称和教授的评定往往不是并行的,所以会出现一些特情况比如在教学医院的某一位医生,他(或她)已经晋级完主任医师,但是仍然是副教授,甚至有可能这位医生还没有获得教授职称。

至于主任或者教授哪儿个更好?

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有的时候一个人的职称并不代表着他的能力。如果是要进行一些比较大型手术的选择,那么建议还是要详细的了解一下某一位医生的能力和他的口碑,而并不是他的职称。另外如果是某些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也需要尽量了解这位医生的能力和口碑,这些在网上很多时候都可以查得到。

另外如果是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选择的话,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如果您想找一个好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最好寻访到手术室的护士或麻醉师,他们最了解哪一位医生手术做得好;如果您想找一位好的医生,给自己调理内科疾病,也是一样的道理,最好能找到您要去医院的内部人员,他们的建议往往最靠谱,往往和职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以上就是对于题主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3. 日本的兵力有多少?

1931年9月18日,日本的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占领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叫“九·一八事变”。说起来能把人羞死,不到五百人的日军打下八千多人的北大营,不废一枪一弹占领偌大的沈阳;满打满算1.5万日军加一点伪军、警察,不到五个月打跑了20万东北军,占领了我们的大东北。

为什么“不抵抗”?说是蒋介石命令“不准抵抗”,实际我觉得是那位年轻不气盛的花花公子要负全责:首先,说蒋某严令“不准抵抗〞就十分可疑,在不了解真实详情而发如此明确严令,不太可能;其次,将在外,当临机独断,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作为统帅东北军的张少帅要负责。最起码,在战事迫在眉睫之时,统帅跑到千里之外听戏跳舞,这是确凿的,荒唐!

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军有多猛

东北军的前身是张作霖所统率的奉军。张作霖是土匪出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大清朝没了,全国乱糟糟的,土匪做大了的张作霖兼并了许多东北绺子和地方保安部队,成了独霸东北的大军阀,即“奉系军阀”,军队就是“奉军”。

1924年是奉军的高光时刻,他们打败了吴佩孚的直系军阀,取得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控制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组建了北洋军阀最后一届内阁。但是好景不长,1928年,第二次北伐的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把他打回了东北;紧接着在皇姑屯他又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成为奉军统帅,他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称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管辖,奉军也就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军”,“东北军”之名由此而来。

喜出望外的蒋介石立刻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是蒋介石,陆军总司令是何应钦。可见,当时张学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蒋介石和张学良的默契是:黄河以北张学良说了算。蒋介石之所以这样待张学良,是因为张学良统帅的东北军太厉害了,在当时全国各地的军阀中实力最强,他们正规军共有步兵旅二十五个、骑兵旅六个、炮兵团十个,总人数二十七万;另外还有地方警备部队、保安团十七万人。

在装备上,东北军也是当时最强的,他们有自己的兵工厂,可年产步枪五万支、重机枪一千多挺,子弹不计其数;他们能自己设计制造75mm、100mm、105mm、150mm各种火炮;他们还可以设计制造轻型坦克。当然,因为财大气粗,他们从国外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德国造、捷克造武器为主。东北军还有三百多架飞机和27艘舰艇,真正的陆海空齐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东北军能够自己制造简单的飞机。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就是搞海军的,他还成了我国第一个海军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第一任校长,后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东北军的军工企业包括: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这些后来都成为东北工业的基础。当时,日本人称:东三省兵工厂为“东方第一”,这不是在瞎说,可惜最后都成了鬼子的工厂。

九一八事变时的中国形势有多糟

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中国乱得不能再乱,也许日本人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悍然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全中国的行动。

清朝灭亡以后,中国就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北洋政府实际也想有所作为,但是历史的惯性和外国殖民势力在中国的争夺,让这种混乱变得更加不堪。两次北伐,北洋政府倒台,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的割据、互斗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为了争权夺利抢地盘,甚至有加剧的情况。最大的几个军阀势力当属独占山西的阎锡山、坐镇武汉控制南国的贵系李宗仁、西北军冯玉祥、东北军张学良。

1930年,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军阀之间开打,“中原大战”爆发,好在张学良刚接班,根基不稳,早早表示中立。蒋介石最后惨胜,维持住了四处漏风的南京政府,但本就疲弱不堪的中国更加羸弱。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好这几年中国连续三年大旱,爆发了大饥荒,这就是有名的“民国十八年年馑”,饥民塞道、饿殍遍野。书载:“国力之疲,已如风前之烛奢”。即使这样,蒋介石集团还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军事“围剿” ,愚昧顽固地执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全然不顾第一次国内战争时的国共合作成果,全然不顾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命。

东北的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张作霖在东北经营多年,虽然是土匪出生,实话实说,大节不亏,日本人没在他身上占多少便宜。在日本人看来,是张作霖在占日本便宜。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重伤不治,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称:"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张作霖被炸身亡,日本上层是不同意的,他们怕的就是东北倒向国民政府;但胆大妄为的关东军干下了这事,赖是赖不掉的。现在张学良通电全国,改旗易帜,日本人也只有默默认了。更为严重的是,张学良认定了不和日本合作,他要把日本的产业打压下去,比如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就在张学良新建铁路的竞争下陷入了经营危机。

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有什么用,这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难不成在中国土地上还不准中国人做生意?知道没办法改变东北局面了,丧心病狂的关东军以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为首的激进派极力主张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九一八事变时的日本鬼子胆有多大

日本垂涎东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丰臣秀吉时期就有这个念头,当时他们想的更猛,还没有打下朝鲜半岛,就有建都北京的计划。被明朝暴揍一顿以后,表面老实多了,但在那些掌权阶层心里,这个迷思一直缠绕着、撩拨着他们的神经。终于,甲午战争,他们打败了清王朝,逮着机会说了算,可怜的清政府被人予取予求。没想到,日本步子迈得太大,刺激了其他列强,被这些国家强按着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日本得不到,他也不能让别人抢去,为了护住东北,在1905年,日本和俄国狠狠地打了一仗,取得了控制满洲的权利。不久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使日本的经济和军事上升一个台阶,怎么吞下东北成了当务之急。1927年6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方针。田中义一把这个方针写在给天皇的秘密奏折里,他写道: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这就是有名的“田中奏折”。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军界都积极行动起来,急先锋就是有名的坂垣征四郎。他认为,无论将来怎样,东北都是必须拿下的,这是日本的防线,也是日本的资源宝库,更是日本的未来所在。1931年春,他策划制造了“万宝山事件”;紧接着,又策划了“中村事件”,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动武,拿下东北。实际上,日军动手时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他们知道东北军实力强悍。开始,他们自己炸掉一小截柳条湖的铁路(所以又叫“柳条湖事变”),然后以此为借口,派出三百个兵去试探性攻打有八千人的北大营。拿下围棋来说,这就是在“试应手”。

九一八事变时的仗打得有多窝囊

日军攻打北大营是一步一步的。先是演习,这个东北军知道,日军也通知了他们。到了九月十八日夜里,东北军的司令部里,军官们都听着日本人的枪炮声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小日本的演习今天该结束了吧,那么天亮就可以回家了。东北军的统帅张学良则在北京,和赵四小姐一起听戏,听的是梅兰芳先生唱的《宇宙锋》。没想到日本人说当天下午,东北军把柳条湖的铁路炸了,所以他们要报复,接着就炮轰北大营。

东北军怎么可能在这个时间惹事,为了防止意外,他们早早就把士兵的枪都收缴起来,锁在库房里。这些都不重要,“莫须有”就是解释。日军知道东北军的实力,打了几炮看看反应,结果没动静;就接着打,还没动静;就攻进北大营,占领了西南角;还没动静,那就放开胆干吧。结果把日本吓了一跳的事情发生了,这八千多人连枪都不带就跑了,他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占领了北大营。接着当晚占领了沈阳,顺利得令人发指。

既然如此,那就再接再厉。日本人迈着小短腿,居然也玩了一把“闪电战”。19日,进占长春;21日,吉林沦陷……1932年1月3日,日军第20师团第38混成旅占领锦州;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所有东北军不是且战且退,而是不战就退,一直退到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东北彻底沦陷。

东北军为什么不抵抗呢?现在许多人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我觉得这个不抵抗的责任就是张学良的。两个原因我开篇就讲了,实际上,公子哥就不是帅才。要是张作霖,日本人也不敢这样;如果日本人昏了头敢这样,张胡子早打回去了,这点血性和判断他还是有的。张学良后来还到“国联”告状,说自己没动手,自己把兵的武器都锁起来了,自己一直没有抵抗,不希望发生战事······巴拉巴拉一堆。可是,谁理你呀?被人家打了,到处卖惨,话说的越多,脸丢的越大。从这一点看,年轻的公子太幼稚。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和东北军都跑到关内,他们失去了根基,在蒋介石眼里也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但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北方乱晃荡也不是个事,老蒋就要他们去驻守新疆,这时张学良戴着顶“不抵抗将军”的大帽子,也没有更多的讨价还价的本钱,只能以要考察新疆情况为由拖着。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又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自己任司令,张学良为副司令,他要张学良的十六万东北军去“剿共”。

实际这时的东北军内部已经乱象丛生,一来因为政府给他们的补给、军饷都不及时;二来老百姓也看不起他们,家乡因为他们不抵抗丢了,他们即想家,又惭愧。于是,“西安事变”发生,共产党从大局出发,积极斡旋,圆满解决了危机。张学良可能戏听多了,来了曲“表忠心护送老蒋回南京”,从此,他就被软禁起来,一直到死。也许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张学良被软禁以后,东北军基本就散了。一部分在东北加入抗联,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运动;一部分渐渐脱离军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也有小部分重操旧业当土匪去了;还有小部分成了汉奸伪军。主力大部队被国民党改造,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最后剩下六个军: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徵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第49军:在1937年10月被调到淞沪战场,伤亡惨重,基本打光,蒋介石借机调整体系,安插嫡系控制;1939年在南昌作战失利,军长刘多荃由中将军长降为上校军长,其他高级军官皆撤职。后来,这个军渐渐就被排除在主力之外。

第51军:1938年在津浦线铁路打了许多漂亮的战斗,日军的伤亡达九千人以上。1938年6月武汉沦陷后,军长于学忠率部在大别山打游击到1943年,部队伤亡惨重。1949年后,军长于学忠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留在重庆。建国后,于学忠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

第53军:一直活跃在抗日一线,1943年,曾被编入远征军第20集团军赴缅甸对日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在辽沈战役中53军官兵投诚。原军长万福麟逃往台湾;原副军长黄显声于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需要指出的是,1937年10月10日,53军的691团与大部队失联,在团长、共产党员吕正操的带领下坚持抗日打游击,后来这支部队正式编为八路军序列;建国后,吕正操也成为了我国重要领导。53军其他部队几经编改,多次差点被解决掉,1945年11月派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国,后再也没有回国,他们许多人在越南娶妻生子。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国北方的情人》讲述的就是自己和东北军军官的爱情故事。

第57军:于1937年11月在南京打得非常惨烈,师级干部死亡较多;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他们面对日军的精锐坂垣师团,浴血奋战,有的营团成建制打完,但日军也伤亡惨重。他们打出了东北军的气节。后来57军大部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38军,在朝鲜战场松骨峰战役中痛歼美军,“万岁军”的名声由此而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军队是敢于打击一切侵略者的。

第67军:是一支英勇的部队,他们满怀报国之志,一直顽强的打击日本侵略者;他们在作战中全部把生死置之度外,1937年10月,淞沪战场上他们死守松江,掩护主力撤退,军长吴克仁光荣牺牲,这是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年仅43岁的中将军长;67军战死的还有军参谋长吴桐岗、师参谋长邓玉琢、322旅旅长刘启文、321旅旅长朱之荣和王熙瑞等八名团长,其他不计其数。战后,国民党居然取消了67军番号,余部划归国民党的第25军。

骑兵第2军:从1937年8月开始,一直在军长何柱国率领下,在河北、山西一带抗日;几经辗转,划归王耀武指挥,骑兵第2军的番号被除,东北军骑兵军名实全亡;何柱国在抗战胜利后双目失明,退役养病。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东北军的空军和海军:基本在九一八后就没有了,张学良的胞弟为新中国海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第一任院长。张学思要求海军学员们献身新中国海军,热爱海军,提出海军官兵要做到:以海为家、上岸做客。一直鼓舞着海军学院的学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将衔的原东北军将领有25名:上将吕正操;中将万毅;少将23人,分别是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

总结一下

九一八事变是个巨大的耻辱。八千人的北大营被三百日军一夜拿下、几十万的东北军被几万小鬼子赶出东北。但是这不能怪基层官兵,他们想打,他们能打,尤其后面的战场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怪谁呢?无能的、并且处处算计的国民党,党派利益第一,国家大义不顾;某少帅,即无帅才,又无眼光,下令不抵抗,以致一泻千里,丢失大好河山。

一个不团结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团结的国家必定是苦难的。滚滚长江,奔腾不息,淘尽了千古风尘,俱往矣;堂堂正气,永远流传,鼓舞着华夏复兴。

4. 获得胜利的战争有哪些?

就选个乳法的案例吧。

英法百年战争中,有一个著名的“阿金库尔战役”。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率领约11000人横渡英吉利海峡,包围了诺曼底的哈弗勒并攻占了这里。

但是,英军也因此遭到了战斗减员,仅剩下一半人马。于是亨利决定向东北方向进军到加莱,在那里他将与英国舰队会合并返回英国。

英军只有5900个人,其中900人是徒步骑士,5000人是长弓手。

他们极力地想办法渡过索姆河,然后从加莱逃回老家,沿途只能以浆果和不多的给养过活,就这么饿了9天,许多人吃坏了肚子,还拉痢疾。

但是法国人不让啊,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多。

皇家总管阿布莱特伯爵和陆军大元帅布锡考特共同指挥的部队已经为英军找好了葬身之处。

等英军沿河直下,找到了适合的渡口时,他们痛苦地发现已经没有办法到加莱了。

只听一声炮响,山谷两侧各杀出一彪法军,盔甲银光闪闪,旌旗随风飘扬,人如虎,马如龙,气势风林火山……咳,有点串味儿。

法国人专门给英国人安排了这个绝地,他们的大军以三个村庄为据点,布置成了品字形的三才大阵,足足有3.6万人马,其中骑兵就有1.1万,徒步骑士1.8万,弓手7000人,早已以逸待劳多时。

各个法国的显赫贵族都为此出战,愈发让法军的战阵显得极度豪华,毕竟能抓英国国王的机会实在不多。

其实按照布锡考特大元帅的意见,早点上去把已经穷途末路的英国人灭了就行了。

但是法国的贵族们已经自信心爆棚,波旁公爵煽动了大批贵族,要显示勇武,要有骑士精神,要用骑士的方式去高贵的干掉英国人。

布锡考特拗不过众人,再加上己方怎么看都是实力碾压,便同意了大贵族们的意思,然后让他们给英军按骑士礼仪送挑战书,活生生的让英国人休整了好几天。

亨利让之前俘虏的法国拉尔夫爵士去回递了战书,然后拉尔夫爵士又自己走回来陪着英国人淋雨,因为他“还没有支付足够的赎金”,够老实的。

布锡考特也不是真的啥事儿也没做,他为了伺候贵族老爷们打胜仗已经操碎了心,当贵族们躲雨喝酒吹牛逼的时候,他派出部队骚扰了英军好几天。但由于连连暴雨,效果有限。

离死不远的英军利用这段时间勉力架起了以尖木桩为主的防御工事,然后躲在草叶下瑟瑟发抖。

对面法军的阵营里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贵族骑士们豪迈的大笑,他们都觉得英国人死定了。

10月25日清晨,已经迫不及待的法军列起了大阵,准备一鼓作气收割掉英国人。根本睡不着的英军也迅速列阵对峙,搞出了一个横线式的大弓箭长阵。

这个阵型放平时很脑残,它会被法军的重骑们一击即破,然后撕得粉碎。

但英军没有办法,那900个步行骑士只能在关键处抵挡,唯一能遏制法国人的只有5000长弓手,甚至许多侧翼位置也需要弓箭手来肉搏防御。

因为人数太少,英军没有拿来堵口子的预备队,只能有多少人上多少人,一旦破阵全都要死。

法军的豪华阵势极为凶残,前前后后全是满级大号,丢游戏里脚下都会出光环的那种。

前军是骑士精神上脑的波旁公爵以及皇家内务大臣吉夏尔·道芬,布锡考特自己也在其中。

中军则是奥尔良公爵、阿朗松公爵、布列塔尼公爵这三大爹级人物坐镇。

后军是巴尔公爵和讷韦尔伯爵、夏洛莱伯爵、 沃德蒙伯爵的军队。

护卫侧翼的是奇蒙伯爵和巴黎市长塔内吉·杜·查斯特尔的人马。

这些部队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将军、勇士、官员数不胜数,可谓众星云集,势要瓜分亨利的狗头。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一场本该是碾压的战事,被法国贵族们活生生打成了坑爹局。

本来阵前的土地就是空旷的农田,此前这里被拿来种麦子,下雨后田地里淤满了水,又因为骑士精神泡了几天,平时看着没什么,等人马踩上去才发现一脚一个坑。

在田里挖过土的人应该体会过那种难受,穿着胶鞋都走不动路,你要是身着重甲呢?

于是蓄势以待的英国长弓手们看到了一个极为好笑的场景———穿着厚厚铠甲的法军官兵们爬了半天都没冲上来。

骑士们的马匹在厚厚的泥水中分离挣扎,重装步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而行,一不小心栽进泥潭中爬都爬不起来。

爬了半天,法军上下气喘吁吁,阵势一团混乱,有的人体力不支甚至不得不坐下来开始休息。

偏偏贵族们还要继续添乱,大贵族们互相甩着脸色,迫不及待的要争功争面子。他们无视已经乱成团的阵型和危险的局面,拼命驱策着人马往上涌,甚至互相内讧,挤掉别的贵族人马,什么阵势,什么部署,什么配合,什么兵种,全完了。

实际上,因为没有国王坐镇,布锡考特基本是谁都指挥不动,哪怕他分配了人去绕侧翼,可大贵族们上了阵也不听令。

“滚!莫妨碍老子抢肉!”这就是他们的态度,比同学们打网游还凶残。

亨利五世目瞪口呆了一会儿以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军搬起拒马,往前再移动移动,直到长弓的射程。

既然阵地中间那块泥潭那么有用,就把法军堵在里面吧!

就这样一面倒的屠杀开始了。

战场上混成一锅粥的法军,被英军的长弓手们用各种方式射击。

先是多轮抛射,将大群大群的法军钉死在泥地里,成片的法国骑士变成了插满羽毛的泥鸡。

法军的威廉爵士率骑兵从右翼杀了上去,结果在纵马跃障的时候挂到了桩子上。这位勇敢的骑士像根大葱一样扎进泥里,然后被扑上来的英军迅速割开了喉咙。

战场中的重骑兵更惨,完全就跑不动,站的又高,像个靶子一样被长弓集火,许多吃痛的马匹甩下骑士四处乱窜,再次给法军带来了更大的混乱。

此时,前锋的法军已经混乱,包括一些骑兵都开始扭头溃散,但后方的法军却依然在往前乱涌,他们在不同的统属下自相践踏,被英军的长弓欢快地屠杀。

好不容易,法军的重步兵才趟过死亡的泥潭杀进了英军阵势,他们还干掉了英国的约克公爵,据说是一流星锤敲死的。

但幸福走的太快,绝境中的英军突然发了蛮,弓箭手们丢掉长弓,拿出斧子短剑匕首涌上来一顿乱打,法军沉重的铠甲无法在泥地里灵活移动,硬是被打无甲的弓箭手们打退了。

令人无语的是,法军的阿拉贡公爵当时循着皇冠杀到了英王亨利五世面前,他们还干掉了对方十六个侍从骑士,结果阿拉贡公爵骑士精神爆棚,他仅用剑在亨利的王冠上轻打了一下,以骑士礼仪告诉对方你输了,该收手了。

当时亨利估计已经吓傻了,这么脑残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阿拉贡公爵打完大BOSS后,又对旁边另一个英国贵族甩出了决斗的手套。可还没等决斗开始,乱军之中突然冲出几个杀红眼的小兵,几下就把他劈死了。

法国人拿这事儿骂了英国人很久,英国人也没敢还嘴,因为按照当时的骑士守则,这位公爵的确是“高贵的”。

类似阿拉贡公爵这种没上过战场的法军不少,很多贵族纯粹是来刷经验的,他们在混乱中被大片大片的射死,要么就被自己人践踏和抛弃,1000到1500人被俘。

几小时后,法国人两阵俱败,残余的部队惊慌失措地逃走了,只留下快累得要死的英军。

法国的两个指挥,皇家总管阿布莱特伯爵死于乱军之中,陆军大元帅布锡考特在泥浆中被生擒。

实际上英军也打残了,尽管他们只损失了112个人,但余下几乎人人带伤,许多长弓手的指头都快拉断了。

因此亨利五世下达了一个极不符合贵族礼仪的命令——屠宰掉抓到的俘虏,轻装前进。

这项任务没有让贵族染指,亨利找了200个平民弓箭手,他们狞笑着冲了上去,小刀扎眼睛,割喉,拧头,锤砸,将那些铠甲都没来得及脱的法国贵族俘虏从上到下都杀得精光。

因为阿金库尔战役的这场泥泞,法国贵族遭到重创,多达5000多个贵族殒命,光男爵就死了90个,伯爵死了5个,公爵死了3个,大元帅也被掳去,骑士的死亡更是数不胜数。

阿金库尔的泥泞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成为乳法的话题,绵延了几百年。法军为此一直蒙羞到拿破仑时期。

如果没有圣女贞德的出现,法国在当年也会更难看。

5.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打架能力如何排名?

第一名,龙文章,这是毫无疑问的。头脑灵活,骨骼精奇。自带主角光环,就像是个怪胎。就凭他能在丛林里轻松摞倒迷龙,让他排第一是不用怀疑的。

第二名,董刀,这个家伙应该是练过武,有武术底子,手里扛把大刀,砍小日本鬼子就跟砍西瓜一样。书里好像写过他和迷龙的单挑,裤腰带松了,一手提着裤子单手对付迷龙,还是吃了些亏。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正经打,迷龙应该也不是董刀的对手。

第三名,虞啸卿,作为一个铁血军人,师座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没怎么看见他出过手,书里有写过他出手打龙文章。龙文章是他的下属,应该也是不好还手的。但书上形容的他的速度很快,所以他的身手也一定是很好的。

第四名,迷龙,经常打架的家伙,光荣战绩就是一对多揍了收容站的一帮人,但考虑到那伙人战斗力不强。他还被龙文章和张立宪揍过,所以他打架大概就是街头混混的动作,没经过专门训练。但实战经验丰富,身体健壮,因此把他排在第四。

第五名,张立宪,虞啸卿的小迷弟,光辉战绩,揍过迷龙。他上过军校,也应该正经学过格斗术。但经常呆在虞啸卿身边,实战经验应该不是太足。能揍迷龙也是占了人数上的优势,毕竟迷龙的队友们的确也是太菜了些。

第六名,不辣,身体是单薄了些。但是实战经验丰富,而且打架的时候敢玩命,是个狠人。为了一把枪,敢把自己的手指掰断。真要激发出潜能拼起命来,何书光很大可能性是打不过他的。

第七名,大胡子,没见他怎么出过手,所以不好给他定位。但他是玩马克沁的,力量上也应该不是太弱。打何书光,问题应该不是太大。但并不一定有不辣的那股子狠劲,所以排在了不辣的后面。

第八名,何书光,那一身的犍子肉就代表着他应该有着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和张立宪一样,实战经验不丰富,而且还有些书呆子气。所以在谋略上被孟烦了给秒成渣,又被迷龙,不辣,孟烦了的三人组给暴揍了一通。真要打起来,可能会比不辣略输一筹,更不是迷龙的对手。

第九名,海正冲,师座下面的团座,应该实力也比较强,只是没见他怎么出过手。

第十名,蛇屁股,手拿菜刀的家伙。打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战斗力要稍弱些,但再怎么着也比阿译还有烦了这些人强。

第十一名,余治,也没见他怎么出过手,但是是正军,在经常训练,可能也不会太差劲。

第十二名,克虔伯,块头大,有股子憨力气。曾经被迷龙来了个过肩摔,估计他当时应该是饿了,但真要打起来,孟烦了估计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第十三名,要麻,曾经取巧和迷龙打过。在手上绑了块竹板子,被迷龙识破后被暴揍了一通。

第十四名,康丫,在受了重伤的情况下还在拖伤员,可见他的生命力有好顽强。

第十五名,李乌拉,迷龙的东北老乡,也是迷龙的活玩具,没事儿就让迷龙揍,但至少也说明了一点,李乌拉很扛揍。

第十六名,孟烦了,一个瘸子,战斗力自然也强不到那儿去了。还是个战场老油条,但真要是逼急了也会发狠的。当着他爹的面前捅死了一个小日本鬼子,但再来两个,他就危险了。

第十七名,豆饼,在战场上很紧张,不敢杀人。被龙文章撞了一下,才捅死一个人。可能还是心理素质的问题,但如果突破了自己的以防,应该还是算得上可以的。

第十八名,阿译,书呆子一个,在战场上还添乱。被迷龙吐槽,不如和耗子组队。

第十九名,兽医,老大爷一枚,而且人还特善良,应该是不打架的吧。他能活下来纯属是奇迹,所以后来也被炮给轰死了。把他排上来,也是为了要让大家记住这个善良又可爱的老大爷。也是为了纪念参演过这部戏的每一名角色,他们都是好样的。

6. 为什么会被安排到五班?

成才是当之无愧的神枪手,即便是与老A对阵也没有吃半点亏,虽然被袁朗一枪爆头,但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可以说702团哪个连队都觊觎着这个枪王,但成才跳槽去了战力最弱的红三连,不但没有进一线作战班,反而是去了不配子弹的草原五班呢?最关键人物还是一位少校,

01成才得罪了一个最不该得罪的人,成了十六个连的公敌,红三连更是投鼠忌器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成才为何要离开钢七连,仅仅只是为了早一点升士官?虽然三多晚一点挂上士官衔,但两人在职位上有什么区别吗?

恐怕成才的跳槽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成才离开后钢七连立刻迎来了整编,那么也就说明成才早已得知钢七连要整编的消息,但成才并没有告诉高城。

如此以来,高城直到接到命令那一天才得知钢七连整编,所以原本高城是可以赖着脸皮去求高将军留下钢七连,但接到命令那一刻已经为时已晚,所以这时成才得罪高城的一个方面。

而作为全团战斗力王牌的钢七连,是多少士兵梦寐以求的地方,更是高城一生中的骄傲,但成才却做了史上第一个背叛钢七连的兵,那时正值钢七连被老A打败,士气低落,成才的跳槽很不是时候,所以这是成才得罪高城的第二个方面。

那么高城自然是心怀坦荡,不会暗地里给成才穿小鞋,但谁能保证其他连队不会?成才面对着钢七连所有官兵说要离开钢七连,不仅打了高城的脸,也让红三连几乎和高城和钢七连为敌。

所以这样桀骜不驯的成才,即便是到了红三连,即便是提前带上士官衔,也肯定不会得到重用,原因是红三连不敢得罪高城,特别是高城的父亲,如此以来,最好的流放地莫过于班长的坟墓草原五班了。

02许三多改变五班思想,而成才务实,改变五班的外貌,何洪涛很有远见

经过许三多修路,草原五班已经彻底从思想上得到改变,至少五班每个兵会叠内务,会进行军事训练,但这样的五班还不足以成为702团长关注的好班。

那么红三连拼战力拼不过其他连,也就只有在党建工作方面,在思想工作方面做到极致,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但这样的目标实施起来很难,老马班长退伍了,还有哪个班长有这样带兵的能力,成才的到来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同时把成才发配到草原五班也可以让钢七连和高城咽下一口气,所以成才的使命很重。

后来事实证明成才的确发挥了他的作用,不到三个月,草原五班就成了所有作战部队宁可绕路也要来补给的地方,正是成才带领五班建设军营的结果。

从成才之后,无论换多少批兵,草原五班永远都会是思想红彤彤的政治工作示范班,可见红三连指导员何洪涛的远见。

03红三连恶心高城

红三连一直都是战力垫底,为了提升战斗力,红三连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新兵连要分兵时,红三连连长会拿着一包中华去贿赂高城,奈何高城不接受。

所以对掌握优质兵员,又深得王庆瑞团长赏识,平日里又霸气外露始终压过其他连长的高城,红三连未免不会有意见。

所以当成才跳槽去红三连,红三连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但把一个在钢七连都算作是神枪手的成才安排到草原,也着实可以恶心钢七连一把。

7. 你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是哪一本?

《了凡四训》是2019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袁了凡先生原名袁黄,字坤仪,号学海,生于明嘉靖14年(1535年),江苏吴江人。

袁黄幼年丧父,母亲命其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袁便遵母命到一家药店当学徒。一次在山中采药时,偶遇一相命之人孔先生。孔先生推算其命运休咎,未来功名,丝毫不差,全部应验。因此袁黄便认为命运皆有定数,不可改变。

但在1569年袁黄34岁时拜会南京栖霞山云谷禅师,通过云谷禅师向其解说命运“数”的真相,揭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人生哲理,袁黄幡然醒悟,积极为善助人,改过积德,由此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孔先生曾推算其寿命只有53岁,且无子嗣。但事实上生育了两个儿子,最终卒于1606年(享年71岁)。袁黄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凡”,我的理解,是取“了却凡尘,重塑新我”之意。

《了凡四训》原为袁黄先生写给儿子的训子文,共四个章节,分别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其以自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方法,开示了人生“命"“运”的真相,实为我国人修身、齐家之臻言良训!

强烈推荐这本《了凡四训》!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28)
7500吨vs3200吨,台岛东部水域,
上一篇 2024年03月26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3月26日

相关推荐

  • 赘婿当道 第十一章 礼物

    赘婿当道第十一章礼物踩着高跟鞋,跺了一下脚说道:让他叫我一声妈,然后给他扔出去。小臂崽子,你听见赵璐小姐说的话没?叫她一声妈听听。要不然..钟浩然大声的咆哮着。话音落下,身后二十多个壮汉,纷纷将手放在后腰,紧接着一个个抽出甩棍。要不然,别怪我...

    2023年12月17日
  • 小说:他是大丰最强侯爷,领兵戍守边疆三年,今终得皇帝密诏回京

    马瀑关,城楼议事厅内。守关主将王成正一脸铁青的坐在一旁,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的两人大快朵颐,他实在想不明白,以往从京城来的人个个都是油光满面,大腹便便,没想到这两个宦官竟衣着破烂,身材佝偻,满身污垢,要不是让军士验明了他们的身份,他一定会把他们当...

    2023年12月22日
  • 天才医博穿越竟成弃妃,救人的同时还要提防男人下绊子,心太累

    哈喽哈喽,本编辑来喽,最近好多地方都在下雨,你们那里怎么样呢,有没有突然被淋成落汤鸡呢,哈哈哈哈,下着雨追着小说也是一件美得不要不要的事,今天小编推荐一本超好看的穿越小说,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还要提防男人下绊子,普通人真是一个脑子都不够运转过来,...

    2024年01月08日
  • 小说:九阳神功与九阴真经的融合,武学变仙法

    老夫我的猜测应该没错吧,你的神品守护灵与花果山湖泊内的青龙有关?嗯,我的守护灵是神品B级的东海龙宫大太子敖青。唔怎么弄到的?啊?我也不清楚,当时就在花果山上休息,然后忽然蹿出来了一条龙,吓晕过去了,醒过来后就看到满湖泊的尸体,那青龙的尸体上悬...

    2024年01月23日
  • 英雄联盟之决胜巅峰(决胜巅峰手游为什么停服)

    1.决胜巅峰手游停服2.因为决胜巅峰手游可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或者运营方面的考虑,需要停止服务进行修复或者进行其他调整。3.停服可能是为了解决游戏中的bug、优化游戏性能、更新游戏内容或者进行服务器维护等。停服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和保证游戏...

    2024年01月24日
返回顶部